時間:2025/9/1 18:04:45 作者: 點擊數:
未來三年惠企資金超10億元
8月29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2025年第17場),介紹《廣州市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有關情況?!度舾纱胧窂膹娀荻扰嘤?、激發創新活力、強化金融支持、深化數智化改造、促進融通發展、優化綜合服務、強化組織保障等七大方向提出25條扶持措施,全面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這次實施的《若干措施》,是之前市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政策的升級版,比之前的政策更全面、更具體,扶持力度更大。未來三年,《若干措施》的各項惠企政策資金將超過10億元。
精準激勵 培育梯度鏈條更加完善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中小企業的“領頭羊”、細分領域的“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性舉措。
如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局局長黃符偉介紹,《若干措施》構建了更完善的梯度培育體系,提出健全廣州市“小微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以“真金白銀”持續強化對企業的支持,延續對新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給予最高150萬元獎勵,針對不同培育階段的中小企業給予精準的企業獎勵激勵措施,培育梯度鏈條更加完善。
支持創新 更大力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產業創新的重要源泉。2024年,廣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的平均專利數為8.66件,“小巨人”企業平均專利數為40.93件,遠高于同等規模企業。
為了進一步支持創新,《若干措施》以更大力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設置多個額外獎補。其中,對符合新品先試首用的裝備產品按不超過單臺(套)銷售價格30%給予獎勵;在原扶持技術改造政策基礎上,對專精特新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額外獎勵;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增資擴產“小巨人”企業,額外再給予100萬元獎補;對符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政策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按核定投入的50%給予最高150萬元補助。
促進集聚 安排專項資金開展融資服務
黃符偉介紹,《若干措施》以更有效的措施促進集聚發展。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開展融資服務、供需對接等活動,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對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專精特新園區”運營主體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推動中小企業集群化規?;l展。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支持。廣州市委金融辦副主任、廣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俞薇表示,通過啟動“益企共贏計劃”、搭建股權融資對接平臺等方式,引導金融資源向專精特新企業集聚。
今年4月,廣州市正式啟動“益企共贏計劃”,主辦銀行基于多維度的盡職調查,在企業發展前期給予更高的授信額度和更優惠的貸款利率,并協調股權投資等各類非銀機構提供綜合服務。截至8月末,廣發銀行、廣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等三家試點銀行已累計簽約企業超590戶,簽約金額超250億元,涵蓋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導體、機器人等戰略性產業和未來產業。
護航發展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用地等保障更全面
《若干措施》還提供更加全面的要素保障,護航企業發展。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安排上予以傾斜,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出讓土地、分割轉讓產業用房時,所考核的投資強度與稅收貢獻等標準可調低不超過30%,降低企業用地門檻。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級管理、核心技術人員優先納入人才計劃,在住房、就醫、子女教育等方面做好屬地保障。推動具備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試點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多處于成長期,資金主要投向研發與生產,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通過‘多元化彈性供應+靈活轉換組合’政策,降低用地啟動門檻?!睆V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調研員(市管)方武祥介紹,“多元化彈性供應”覆蓋工業、物流倉儲、科研、全自持商服等用地類型,提供長期租賃、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后讓等多種供應方式。而“靈活轉換組合”則適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需求。如采用20年彈性年期出讓的企業,投達產情況良好,運營10年后需增資擴產,可申請延長出讓年限,支持良性發展產能擴張。此外,該局還通過優化支付規則,緩解企業“資金流壓力”;通過提速審批服務,解決企業“拿地易、投產難”痛點;出臺政策支持聯合競買,降低單家企業拿地門檻。
政策賦能 打造10個以上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未來三年,《若干措施》的各項惠企政策資金將超過10億元?!秉S符偉表示,下一步,市工信局將聚焦政策落地、服務優化和梯度培育,以推進創新賦能、數字賦能、集群賦能、要素賦能、服務賦能等“五個賦能”推動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創新賦能方面,將前瞻性布局建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賦能中心,支持企業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打造新動能,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精準輔導和服務。
數字賦能方面,將用好廣州作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全國試點和省試點的政策,把人工智能應用賦能納入獎補范疇,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以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兩年內推動1000家以上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達到二級以上。
此外,市工信局將推進集群賦能,打造10個以上國家級、30個以上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支持龍頭企業聯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建中試平臺,助力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要素賦能方面,將圍繞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推動融資對接、供需對接、用地傾斜、人才引育、權益保障等,全力構建有利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
服務賦能方面,定期舉辦廣州市中小企業圓桌會,構建面向常態化的暢通政企溝通機制,協助解決企業發展的問題,與企業共同成長。開展中小企業出?!皳P帆行動”,成立中小企業出海聯盟和中小企業出海服務中心,助力企業出海發展。開展專精特新企業走進證券交易所活動,加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資本市場培訓服務。